七月南矶鸟讯
今年7月,管理局在保护区内开展了12次鸟类调查,包括7次水鸟调查和5次林鸟调查,共记录到48种鸟类,共计5824羽次。其中,冬候鸟有3种,占比6.25%;留鸟有30种,占比62.50%;夏候鸟有13种,占比27.08%;旅鸟有2种,占比4.17%。
由于鄱阳湖水位一直保持在17.78米的高位,保护区内主要为夏候鸟,冬候鸟数量较少。
7月份鸟类调查记录显示,保护区内数量最多的五种鸟类分别是:斑嘴鸭,2180羽次;须浮鸥,655羽次;麻雀,432羽次;大白鹭,354羽次;珠颈斑鸠,311羽次。
在各监测点出现频次最多的五种鸟类为:须浮鸥,21次;斑嘴鸭,21次;大白鹭,20次;中白鹭,18次;小䴙䴘,18次。
保护动物记录
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:小鸦鹃、白胸翡翠、黒赤鸢、黑鸢、红隼。

读图小贴士:1、字越大,数量越多;2、紫色代表冬候鸟,橙色代表夏候鸟,绿色代表留鸟,黄色代表旅鸟。

凤头䴙䴘

池鹭

斑嘴鸭

绿鹭
文字:南山管护站 熊波
图片:南山管护站 熊波
编辑:赵 婧
责编:刘艳芳
审核:杨 钺
监制:邹新建